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,體現在釀酒、喝酒環節,其中釀酒用到的酒缸酒壇又是必不可少的容器,伴隨著國酒的發展歷程,酒缸酒壇制造也有千年歷史。五行是中國道學的一種哲學思想,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元素構成,起源于古代先民,歷史比酒文化、酒壇制造更深遠。那么上千年的酒壇制造五行說,兩者有何聯系呢?
在白酒釀造中,酒缸酒壇被譽為五行之土,由陶土燒制,是儲酒容器。有句話說得好,酒是陳的香,經過一年以上的存儲、發酵,方能用于勾兌。儲存過程中,經過酒缸酒壇中微量元素的催化,變的綿柔、醇香。從土而來,又衍生五行,既是五行之一,又囊括五行。
1、金:金生于土。
金,既代表陶土中的微量元素,也代表制造過程中的設備、模具、吊具等設施。榮昌陶能在全國聞名,就是因為產地有特殊的紅泥,粘性好、韌性高、儲酒揮發率低、土陶酒缸發酵酒更香的特征,而酒的醇香正是陶土中的鐵、鋅、鈉、鎂等微量元素,在發酵過程中與酒水融合發揮的作用。酒壇制作過程中用到的制泥機、起坯模具、隧道窯等,都是金屬制品,可納入金這類元素。
2、木:木生于水。
木,既代表窯爐所用的燃料,也代表酒缸酒壇裝車用的稻草。在古代,酒壇燒制主要用傳統窯爐,燃料從材禾、煤炭到現在天然氣,原始成分都是木,為窯爐提供熱能量。在裝車過程中,酒壇子廠家使用稻草隔離在酒壇中間,起到緩沖作用,避免碰撞、破碎,而草是木的一種。
3、水:水生于金。
水,是酒壇制造過程中額外添加的元素。在制泥工序,需要將粉碎的陶土糅合在一起,就像家里揉面團一樣,需要添加水提高土的粘性和柔性,在設備攪拌后,制作成更細膩的泥坯。
4、火:火生于木。
火,酒壇制造必不可少的元素。我們在講到木的時候,木是燃料,火是木燃燒之后的元素,窯內的酒壇坯體經過1300多度的高溫,變成更為堅硬的成品酒缸。所以我們常說,酒缸酒壇是水與火的錘煉。
5、土:土生于火。
土,制作酒壇的原料。風原祥陶瓷采用川、渝本地獨有的高嶺土,揮發率低,重金屬含量低,在行業內有名。
陶瓷制作與五行同為中國傳統文化類,酒壇制造五行說,代表著平衡,儲酒更為柔和、綿甜。酒缸酒壇作為釀酒行業的“土”,陶土原料作為酒壇制造的“土”,環環相扣,相生相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