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帶一路打通了中國與中亞、歐洲的貿易通道,隨著幾年來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,各行各業都得到了發展,陶瓷行業也不例外。近日,山西省朔州市首列陶瓷中亞班列本周正式發車,這標志著朔州市陶瓷出口新通道形成。
陶瓷產品搭乘“一帶一路”快車已不是新聞,湖南醴陵市可以說是贏家,在121屆廣交會上,醴陵市日用陶瓷獲得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訂單增幅超過20%,其中,長期訂單占四成以上。
山西省朔州市陶瓷走向國際化,醬油里促進陶瓷外貿產業的快速發展。據悉,這列滿載著朔州陶瓷產品的班列裝載著朔州市34家企業的41個集裝箱陶瓷產品,總價值2000多萬元人民幣。本列陶瓷中亞班列將途經五個國家,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,運輸時間約一周左右。

山西省作為“汾老大”的故鄉,陶瓷酒瓶、陶瓷酒缸酒壇等日用陶瓷產業發達,全鏈條產業108家,日用陶瓷產能達35億件,占到全國的30%左右,自營出口和間接出口量達50%,具備專列開通的先決條件。
擴大出口貿易,增加陶瓷銷量是每個陶瓷企業的目標,也是當地政府增加外匯收入的政績亮點。據了解,從今年6月開始,這趟專列假話每個月開行一班,這將有力促進陶瓷在中亞、歐洲的銷售。
作為歐亞專列的起點-重慶,四川酒壇子、陶瓷酒瓶廠家等日用陶瓷更具優勢,理論上應該比其他地區發展更快,這需要產業鏈上、下齊心協力,共同打造西南陶瓷產業出口風向標。